新闻来源:遂宁河东
市河东新区慈音街道创新运用“吹哨报到”机制,以餐厨垃圾桶规范化管理为“小切口”,构建“摸排-优化-整治-提升”全周期治理闭环,探索出城市精细化治理新路径,实现街区环境品质与治理效能双提升。
精准把脉,搭建多元共治平台
全域扫描建台账。街道组织50名社区网格员开展全域摸排,共排查出餐饮服务企业538家、外摆餐厨垃圾桶669个,梳理出店面空间受限、营业时间与清运时段错位、商户从众心理等三大问题症结。机制破题聚合力。针对这些问题,街道启动“街道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联动市政环卫、市场监管、城管执法、清运公司及物业等单位,召开现场议事会,做到“问题共商、责任共担、成效共享”。

▲召开餐厨垃圾桶治理现场议事会
优化机制,提升垃圾清运效能
创新“三定一增”清运模式。即定线路、定时间、定规范,增夜间清运能力。市政清运部门编制《餐厨垃圾清运时刻表》,公布24小时服务热线;统一规范垃圾桶规格,推行“上门取件+统一收运+封闭运输+日产日清”全流程管理;针对夜间经营商户,增设22:00至24:00清运专线。空间再造解难题。市场监管部门入户指导商户设置“三区一标识”(暂存区、清洗区、消毒区+操作规范标识),物业企业根据条件提供“共享暂存点”12处,破解空间不足商户难题。
宣传引导,凝聚环境共治共识
线上宣传。拟制“两不得四做到”垃圾清理倡议书,通过线上物业群、街道公众号、商户群实现商户宣传全覆盖,阅读量超2600次。线下宣传。组织街道、社区、城管、市场监管、市政等部门累计出动860人次,对辖区538家餐饮商户开展3轮全覆盖宣传,细化“三个一”宣传模式,发放一份倡议书、组织一场现场整改、建立一个微信联络群。推动商家自行整改、工作人员协助整改,整体形成“转运车不到桶不出门、倾倒完毕及时归店、分类投放规范有序、桶身清洁保持常态”的良好氛围。
长效监管,巩固环境治理成果
建立三级监管体系。建立“日常巡查+专项督查+联合执法”三级监管机制。对屡教不改的商户,采取“首次提醒、二次整改、三次暂存”的递进式执法,累计开展专项整治12次,规范整改商户68家。实施双效考评机制。实施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“双查双评”制度,将餐厨垃圾管理纳入“红黑榜”评比体系,实现“一处违规、双重约束”。
通过近20天的专项整治,实现餐厨垃圾桶90%入店管理,清运投诉量下降82%,带动街区城市管理平台关于餐厨垃圾桶占街的投诉显著下降,形成“政府引导、企业履责、商户自治、市民参与”的共治格局。下一步,慈音街道将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,巩固城市治理成果。
责任编辑:赵鑫 编辑:郭兰